大家好,我是中医柳兴印。很多人一吃饭,头就开始冒汗,这其实并不是好的现象。在中医理论中,人体的汗液并非单纯的代谢产物,它是身体的津液、脾精、心之液,所以流汗过多其实是脏腑、气血津液耗损的警示信号。
特别年老体弱、久病体虚、劳倦过度的人群,这类人常有气虚的问题,在吃饭的时候,脾胃在不断运作,所以气会耗损的更加严重。而气有固摄汗液的作用,当气虚严重了,吃饭的时候就会出汗很多,一动就更爱出汗,平日里也常有气短懒言、神疲乏力的症状。
针对气虚头汗,可以参考玉屏风散,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,固表止汗;白术加强益气固表;防风使固表不留邪。这个药方其实是通过增强卫气的防御能力,来减少异常出汗。
临床应用时,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。比如气虚较重,可以加党参、太子参,增强补气效果;出汗严重,可以加浮小麦、麻黄根,收敛止汗。
除了气虚,湿热过重也会引发头汗过多,就像很多人一吃辣的就被辣的不停冒汗。从中医角度来解释的话,辛辣之物易生湿热,而湿热会堵住中焦脾胃,阻碍脾胃气机升降,逼迫津液上越,所以湿热重的人头部特别容易出汗,而且汗很黏稠,气味较重,也常有口苦、口臭、舌苔黄腻、大便黏滞不爽、阴囊潮湿、带下黄稠等症。
对于湿热头汗,可以参考二妙丸、四妙丸。二妙丸用了苍术燥湿健脾,黄柏清热燥湿,能很好地把湿热清出去。四妙丸是在二妙丸基础上,加了牛膝引药下行,薏苡仁把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。
如果患者的湿热偏于上焦,就需要加藿香、佩兰芳香化湿;如果湿热偏于下焦,就需要加车前子、泽泻利水渗湿。
对于气虚头汗多的人,在平日里可以吃一些山药、大枣、桂圆等来补气养血。湿热头汗多的人,首先就不要再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了,可以多吃一些薏苡仁、赤小豆、冬瓜等,有清热利湿的作用。
厦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